↑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赦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别驾          辟:征召     B.而王浑于后机      恚:生气

C.散骑侍郎         迁:升任     D.今之升制,当于后   垂:将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刺史皇甫晏牙门张弘所害  ②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B.①今承洪基,此天授      ②今君亡赵走燕

C.①今之开制,当垂后      ②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D.①尊卑无差,有爵必进     ②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   )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 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饱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对候,为他们辩明曲直,使他们的冤狱得到昭雪。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2分)

译文:                                                               

(2)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3分)

译文:                                                                     

(3)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3分)

译文: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