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苏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收和借鉴……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此重大举措?

(4)从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高一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