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8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叫大公社。人多,几千户,一万户,几万户;地多,地大物博,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的。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大,这个东西可了不起,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铲除,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取消。”

——转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公社初期的弊端。

材料二  出于对人民公社失败的反思,中共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终放弃了农业集体化的实验,重新复活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这种成功与化肥、良种的关系如何?第二,这种成功能证明“制度重于技术”吗?既然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它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复活后创造出的经济上奇迹又如何解释?主流的观点对“制度优先于技术”的命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的看法则不同,我对此的解释是:它与中国农村的生产力状况是吻合的。)

——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与“技术”两个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