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园”。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方面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有利条件。

高一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