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下列选项中的“以”字与“夫夷以近”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归就戮于秦,逞寡君之志(《秦晋殽之战》)

B.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鸿门宴》)

C.虽董之严刑(《谏太宗十思疏》)

D.且硕茂,早实蕃(《种树郭橐驼传》)

2.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王安石说“此予之所得也”,在文中他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感悟?(用自己的话回答)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