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咸丰九年(1859年),郑观应入英商宝顺洋行作低级雇员,为洋行开辟了江西、福州等处揽载行。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聘任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兼管账房、栈房等事务。光绪三年正月(1877年2月),郑观应与太古签汀的雇佣合同期满,因公司当局欣赏他的才能,又与他续订了为期五年的合同。自光绪初年始,上海机器织布局、津沪电报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局等企业中都有他的投资或股份。光绪七年,他总办上海电报分局,光绪八年二月接受北洋大臣李鸿章委任,就职轮船招商局帮办,正式脱离太古轮船公司。

郑观应初到轮船招商局上任,正值该局处于困难时期。郑现应在了解到招商局的弊端之后,拟订了救弊大纲16条,包括用人宜贤、合理调度、减少消耗、加快船运周期、赏罚分明、禁止工作人员舞弊等措施。与此同时,他偕唐廷枢于光绪九年与怡和、太古签订为期6年的齐价合同。这一合同虽然向外商作了某些妥协,但也起到一定的限制外商倾轧的作用。经过上述整顿,招商局业务颇有起色,出现了“股票价大涨”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观应整顿轮船招商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经济生涯发生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高一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