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6分)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

西方(欧洲)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材料四: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中西科技的差异。(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科技水平的地位发生的变化。(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说明“16世纪以后,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6分)

(4)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四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诞生和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5)基于以上分析,请你简述从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6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