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呜呼甚哉!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然其习俗,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数哉!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君子之于人也,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死者人之所难乎?吾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人而已。其初无卓然之节,而终以死人之事者,得十有五人焉,而战没者不得与也。然吾取王清、史彦超者,其有旨哉!其有哉!作《死事传》。

……

姚洪,本梁之小校□。自董璋为梁将,洪尝事璋,(梁亡)后事唐为指挥使。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董璋反,遣人以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曰:“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洪骂曰:“老贼!尔昔为李七郎奴,扫马粪,得一脔残炙,感恩不已。今天子用尔为节度使,何苦反邪?吾能为国家死,不能从人奴以生!”璋怒,然镬于前,令壮士十人刲其肉而食,洪至死大骂。明宗闻之泣下,录其二子,而厚恤其家。

……

沈斌,字安时,徐州下邳人也。少为军卒,事梁为拱辰都指挥使。后事唐,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历随、赵等八州刺史。晋开运元年,为祁州刺史。契丹犯塞至于榆林,过祁州,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契丹以精骑划门,斌兵多死,城中无备,虏将赵延寿留兵急攻之,延寿招斌降,斌从城上骂延寿曰:“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已而城陷,斌自尽,其家属皆于虏。

                               (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数哉           胜:尽,完

B.成其美而不求其备    乐:以……为乐

C.其有哉           旨:目的

D.其家属皆于虏       没:俘虏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 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

② 姚洪,本梁之小校□

③ 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

A.① 之 ②者 ③于           B.① 焉 ② 也 ③ 以

C.① 之 ②者 ③以           D.① 焉 ② 也 ③ 于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B.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C.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D.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开平到显德年间,五十三年之间,前后一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在此局势动荡之时,无法要求士大夫们忠心不变。

B.五代期间,不少读书人虽学得仁义忠信,享受俸禄,协助治理国家,却不在乎国家的存亡,苟且偷生,不以为耻。

C.董璋曾经是姚洪的手下将领,后董璋降梁,想劝降驻守阆州的姚洪,姚洪不从,董璋破城抓住姚洪后将其残忍杀害。

D.祁州刺史沈斌率军攻打入侵的契丹军队,因误判敌情,被契丹军队围城,他大骂敌将,宁死不降,城破后自杀身亡。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姚洪和沈斌都被收录入《死事传》,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 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3分)

② 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4分)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