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在邓小平的支持下,1979年,荣毅仁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6年他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成为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材料四   中国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材料五   2015年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当今“中国制造”面临着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弱、优质品牌少、环境恶化等难题。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两个企业跟哪次事件有关,该运动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说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依据材料三指出,荣氏企业如何“实现了新的复苏”?“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创办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

(4)材料四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跟中国哪一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关?

(5)针对材料五中今天“中国制造”面临的难题,提出你的建议。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