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薛世雄,字世英,本河东汾阴人也,其先寓居关中。父回,仕周,以年老致事。世雄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之势。其父见而奇之,谓人曰:“此儿当兴吾家矣。”年十七,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拜帅都督。开皇时,数有战功,累迁右亲卫车骑将军。炀帝嗣位,夷、獠相聚为乱,诏世雄讨平之。从帝征吐谷。世雄性廉谨,凡所行军破敌之处,秋毫无犯。帝尝从容谓群臣曰:“我欲举好人,未知诸君识不?”群臣咸曰:“臣等何能测圣心。”帝曰:“我欲举者薛世雄。”群臣皆称善。帝复曰:“世雄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于是超拜右翊卫将军。岁余,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次玉门,启民可汗背约,兵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及闻世雄兵已度碛,大惧,请降,诣军门上牛酒。辽东之役,以世雄为沃沮道军将,败绩于平壤。还次白石山,为贼所围百馀重。世雄以羸师为方阵,选劲骑二百先犯之,贼稍却,因而纵击,遂破之而还。所亡失多,竟坐免。明年,帝复征辽东,拜右候卫将军。军至乌骨城,会杨玄感作乱,班师。十年,复从帝至辽东。未几李密逼东都中原骚动诏世雄率幽蓟精兵将击之军次河间营于郡城南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建德将家口遁自选精锐数百夜来袭之先犯河间兵,溃奔世雄营。时遇雰雾晦冥,莫相辨识,军不得成列,皆腾栅而走,于是大败。世雄与左右数十骑遁入河间城,惭恚发病,归于涿郡,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隋书。薛世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李密逼东都/中原骚动/诏世雄率幽蓟精兵将击之/军次河间/营于郡城南/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

B.未几/李密逼东都/中原骚动/诏世雄率幽蓟精兵将击之/军次河间营/于郡城南/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

C.未几/李密通东都/中原骚动/诏世雄率幽蓟精兵将击之/军次河间营/于郡城南/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

D.未几/李密逼东都/中原骚动/诏世雄率幽蓟精兵将击之/军次河间/营于郡城南/河间诸县并集/兵依世雄大军为营/欲讨窦建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事就是“致仕”的意思,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正常退休。

B.可汗,最初是部落首领的尊称,后来游牧民族建立的汗国的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

C.坐免,在古代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虽然犯了罪,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免于贵罚。

D.班师指调回在外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主确的一项是

A.薛世雄廉洁正直,获得皇帝赏识。他在行军打仗时,能做到不侵害百姓的利益,被皇帝当着众大臣之面称赞具有前代贤良风范,得以破格提升。

B.薛世雄胆量过人,敢于孤军深入。他在缺少友军配合的状况下,仅带领自己的部队穿过沙漠,直捣敌营,一战便迫使敌人献上酒肉,主动投降。

C.薛世雄临危不惧,能于绝处逢生。军队回撤驻扎时,突遭贼兵包围,他能迅速组织兵力,主动出击,扭转被动局面,寻找时机,最终成功突围。

D.薛世雄一代名将,从军屡立战功。他很小就被父亲看好能振兴家业,年仅十七岁就在北周担任帅都督,后来又为隋朝的江山东征西讨,竭心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群辈游戏,辄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之势。

(2)建德将家口遁,自选精锐数百,夜来袭之。先犯河间兵,溃奔世雄营。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