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批评这一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所不及者维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曹聚仁著《中国近百年史话》

材料二  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批评的“这一派”是哪派?其批判是否有理?为什么?

(2)材料二中张謇等人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推进现代化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