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年)

材料二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偈” ……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三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入超(-)

1913年

3 384 088

11 094 775

-7 710 687

1918年

10 080 756

947 420

+9 133 336

1922年

663 290

18 059 756

-17 396 466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企业性质。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5分)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