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

材料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

材料三 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论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异同》

材料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论语》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2)据材料三说明孔子与柏拉图学习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他们观点的认识。

(3)依据材料四概括孔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高二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