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王荆公①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②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以天下乐晕锦为帐。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愕然无以对。归问之,果然,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

先公言: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③也。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④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司马君实⑤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焉。’”

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方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颜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岸,大舟回旋久,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选自王铚《默记》)

【注】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舍人:官名。⑤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令儿曹有所观焉     效:学习

B.方荆南           知:主持

C.相于道 属:嘱托

D.秀公令岸          就:靠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王荆公次女适蔡卞     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

B.诏许 大舟回旋久

C.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 须司马君实相近者

D.以天下乐晕锦为帐     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王安石夫人骤然成为大贵人家,又十分爱这个女儿,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想叫儿辈们观察其言行举止并向他学习。

C.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用稻草麦秆当褥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被送信人误认为是老兵。

D.王安石简朴低调,去迎接秀公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到来时又是擂鼓摇旗,又是派人高声喝道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3分)

(2) 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3分)

(3) 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4分)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