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 战时同盟解体

C. 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 国家实力变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冷战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冷战局面的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同盟解体、世界霸权、实力的变化,不选BCD。

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中学联盟]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4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2分) 有何重要意义?(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4分)

高二历史连线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