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张效房来说,门诊坐诊是他的头等大事。每周二上午,是医院安排的坐诊时间,只要没有特殊原因,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面对诊室外排着长队的患者,张效房经常加班到中午一点,有时连水都顾不上喝。张效房认为,医生就该给病人服务,减轻病人的痛苦。张效房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不断学习、搞科研,努力攻克眼科难题。张效房设计的“眼内异物定位摘除法”,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如今,97岁高龄,身患癌症、经历十几次手术的他,仍坚守在坐诊查房的工作岗位上。

材料二:18年前,郑州市豫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宽和妻子王淑荣把5个孤儿先后接回家里,同时还要抚养残疾的外孙。为抚养好这几个孩子,已过花甲之年,又患有冠心病、关节炎的王宽走进茶楼“卖唱”。很多次,为了挣60元钱,已经睡下的他也要爬起来,骑车赶去茶楼。王宽坦言:“茶楼唱戏那7年,很少睡过囫囵觉。想着过几年就唱不动了,要抓住每个机会多挣点钱,才能养活这几个孩子,供他们上大学。”王宽夫妇不仅尽心尽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通过言传身教,让几个孩子学到了“厚善、厚德、厚道”的好家风。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王宽夫妇的“爱心大戏”演了一辈子,而且这场戏,比任何一场都演得投入和精彩!

材料三:“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标志

(1)请研读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张效房、王宽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材料三这个标志的构图特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