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玄,隐于商山,因而归宋。祖睿,梁开府仪同三司。父正,黄门侍郎。鼎少通脱,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尤善相术。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遭父忧,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殆将灭性。服阕,为邵陵王主簿。

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黄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上每与公王宴赏,鼎恒预焉。高祖尝从容谓之曰:“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鼎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帝曰:“公百世卿族,何得尔也。”乃命官给酒肴,遣世康与鼎还杜陵,乐饮十余日。鼎乃考校昭穆,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余世,作《韦氏谱》七卷。时兰陵公主寡,上为之求夫,选亲卫柳述及萧瑒等以示于鼎。鼎曰:“瑒当封侯,而无贵妻之相,述亦通显,而守位不终。上曰:“位由我耳。”遂以主降述。上又问鼎:“诸儿谁得嗣?”答曰:“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即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上笑曰:“不肯显言乎?”

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逗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自是部内肃然不言,威称其有神,道无拾遗。寻追入京,以年老多病,累加优赐。顷之,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隋书·韦鼎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速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B. 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C. 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D. 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鼎和其祖父担任的“上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都是高级官位,韦鼎父亲任职的“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

B. “父忧”是父亲病重的婉辞。“遭父忧“又称“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病重。古代做官的人在“父忧”期间,要回乡守孝。

C. “谱”,族谱,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D. “遂以主降述”一句中的“降”指帝王之女出嫁。因帝王位处至尊,故称降。有时也指宫女出嫁或富家女子下嫁寒士。

3.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鼎博学多才,尤其擅长相面术。年轻时就广泛涉猎经书和史书,通晓阴阳,能预测福祸,后来受到隋高祖厚待,与他曾为高祖相过面不无关系。

B. 韦鼎对亲至孝,不排斥世俗礼节。为父守丧,五天不进滴水,因哀痛损毁身体超过了通常礼节,甚至将要毁灭自己的生命。服丧期间没出任官职。

C. 韦鼎事君谨慎,说话懂得分寸。皇上每次设宴犒赏王公,韦鼎总能参与其中。对皇上为兰陵公主求夫一事,直言相告;对立嗣之事,却笑而不答。

D. 韦鼎重视教化,判案如有神助。任光州刺史时,用仁德礼仪教育人,力求光大清静的品行,集会时揭发土豪偷盗之事。辖境内安定平静,路不拾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

(2)因条其徒党谋议逗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