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宫①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

士。 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 “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2)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

A.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陶渊明《桃花源诗》)

B.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韩愈《桃源图》)

C.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刘禹锡《桃源行》)

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王安石《桃源行》)

(3)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 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