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记者余建斌、冯华)10月16日上午9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宣布: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7日01版)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8日01版)

材料三: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点综合消息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旨在发展中国的空间探索能力。它将在进行约两天的独立发行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今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空间实验室被认为是中国为建立全尺寸载人空间站所派出的前锋。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埃菲社消息指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是中国2016年航天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将完成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其目的是对各种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测试。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英国《卫报》称,中国于2003年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此后中国又完成了一系列太空任务。中国今年4月份还宣布,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10月17日报道)

材料四:

据日本《朝日新闻》10月18日报道,中国希望利用宇宙开发弘扬国威。中国领导人在发射后希望航天员“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言语中透露出对快速推进宇宙开发、追赶美俄两大太空强国的自信。

该报道中称,中国的另一个意图是,单独掌握运行空间站的高端技术实力,并将这些高端技术用于本国安全保障。除了军事层面外,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等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为了将来的国家利益,中国有着加强宇宙空间支配力的野心。

对于中国的太空活动,各国绷紧了神经。美国民间团体安全世界基金会华盛顿办事处主任维多利亚认为,美国国内将中国宇宙开发视为安全威胁的看法根深蒂固。

美俄欧日等使用的国际空间站只运行至2024年。假如只剩下中国的空间站,中国在宇宙开发上的存在感无疑会增加。熟悉宇宙开发的日本樱美林大学特聘教授桥本安南说,这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外交牌。

不过,并不都是警惕的声音。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进行的载人火星探测在内,宇宙开发需要庞大的费用和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增强。NASA局长博尔登认为:“与中国的一切合作都将使国际社会受益。”

(摘编自“新华网”2016年10月19日报道)

1.下列对第三、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新闻事实,第三则材料的描述相对清晰完整,而第四则材料的描述相对较少。

B.在新闻报道的情感倾向上,第三则材料显示出比较积极的倾向,而第四则材料显示出偏于消极的倾向。

C.“意图”“野心”等词语表明第四则材料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第三则材料没有主观色彩。

D.分析新闻消息源,第三则材料有多个消息源,而第四则材料的消息源相对有限,前者更符合客观事实。

2.下列对新闻的事实与背景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则材料以简讯的形式交代新闻事实,简明扼要而不加评论,情感倾向性不强,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B.第二则材料按照正常时序叙述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过程和结果,语气充满自豪之情。

C.第三则材料在叙述新闻事实时,较多地提及新闻背景,更有利于本国读者了解神舟十一号发射的意义。

D.第四则材料对新闻背景的关注超过了新闻事实,不仅进行了评论,而且对未来的动向进行了某种推测。

E.第三则材料属于对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综述,和其余三则材料相比,综述性材料则缺乏写作立场。

3.阅读前三则材料后,请给每则材料拟写标题。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