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隐逸传》)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             字:书法

B.遨与李振故                       善:善良

C.与乎石门之异矣                    徒:门徒

D.世以为三高士                     目:看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遨入少室山为道士           今其智反不能及

B.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       及其所既倦

C.徙居华阴,欲求之           击沛公于坐

D.鼓无一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或不焉

3.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  )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2)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3)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