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长上,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三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四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4分)根据材料二,说明孟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2)根据材料三,说明董仲舒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的原因(4分)

(3)据材料四,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6分)并指出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2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