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三)

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

杨丽

①作为“新晋网红”,“蓝瘦香菇”近日大受追捧。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管中窥豹不难发现,这些流行 语恰是社会现实和心态的一面镜子。

②南宁小哥失恋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强调的“蓝瘦香菇”,是爱情遭遇不顺后的情感宣泄,而网络青年们更是由此引申出花样的版本:“压上积蓄买房,蓝瘦,香菇!”“上了那么多天班今天居然还是礼拜二,蓝瘦,香菇!”“论文还没开始写,学校又急着让我交,估计又要熬夜了,蓝瘦,香菇!”“没有时间找对象,妈妈也催,蓝瘦,香菇!”这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

③残酷且倍感压力的各类现实真实地存在着。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在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里饱含着许多人的竞争、欢喜和失落;而高房价给青年带来的伤害或许更加直接,持续攀升的价钱,不仅让一部分青年消磨了斗志,更让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逃离了大城市,这背后也不免有放弃梦想的无限失落;基于现实压力和情感疏离,大龄单身青年群体正越来越庞大,建立美好家庭的愿望在很多青年看来变得遥不可及,心情急躁、精神不振也成为不少青年的常态。这些亲身体验的社会现实,不免让年轻人难受。

④但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应当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工作需要投入精力,住房需要打拼奋斗,爱情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哪怕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今日这般万众瞩目,也忽略不了背后他几十年的坚守和辛勤耕耘;而演绎一段传世的美好爱情,必少不了背后两人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扶、宽容大度。凡灿烂的果实,显然取得的不会那么轻松自在。

  ⑤令人难过的事情何其多,深陷“蓝瘦”情绪的控制之下,自我就会显得被动。与其遇到挫折时反复叨念什么“蓝瘦香菇”的负面情绪,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去寻求更好的未来。一个温暖的房子,虽然让很多人在房价之下望而却步,但多努力一下即便不能在这座城市如愿以偿,却也一定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生活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吗?

⑥“万事皆难,诸事皆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借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不畏惧困难,不抛弃放弃,不停滞不前,身体力行,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姿态。

(选自《中国青年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小 节把流行语比作一面镜子,生动了表现了当下好多人以流行语作为自己

行为准则正确与否的参照。

B. 第②小节中“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可

以看出作者对于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遭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C. 第③小节作者其实是倡导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感觉压力比较大其实可以选择一些压

力相对较有利于发展的小地方。

D. 第④小节中“灿烂的果实”比喻“工作”“住房”“爱情婚姻”“获得诺贝尔奖”。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段的作用是:用社会上流行的网络新词和青年人的各种调侃开

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强调青年人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现实压力;引出“青年人该

如何面对现实压力”这一议论的话题。

B. 第④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奋斗的收获比作果实,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成功的获得不是轻松的。

C. 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论证,把鲍勃·迪伦和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进行比较,说明工作上需要投入精力,才能有所收获。

D.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压力面前,青年人要不畏惧困难,打拼奋斗,才能取得进步和突破。

3.请写出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