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谈享受

黄永武

①某部电影里有句对话:“什么是幸福呢?就是在二十五岁以前,赚够了一百万美元!”大概是说趁着青春年少便拥有了巨富,从此就可以锦衣玉食、金屋美人,样样都齐备,天天放纵享乐,便是幸福了。事实上,这只是简单的幻想,现实却极其复杂,赚了一百万美元的人很多,能天天享乐的人却没有见过。

②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的享乐,来自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来自丰沛的物质。所谓享受,乃是一种精神心智的活动,而不是物质的挥霍报销。天生人到世上来,个个都可以享无穷的福,只怕他不会享而已。富贵的人洪福齐天,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们都在工作过度的忙碌中,错过了享受;贫贱的人清福不浅,闲散无拘中爱怎样就怎样,但是他们都在柴米琐屑的忧愁中,错过了享受;才智的人可享盛名不朽的福祉,抒发言谈,知名度漫天响,但是他们却在争名夺利的倾轧中,错过了享受;愚拙的人可享安宁无扰的福祉,像一株没用的树木,谁也不会去锯它折它,但他们也都在自扰不安的妄想中,错过了享受。所以老天安排给每个人无穷的福,真正能享的却少之又少,他们不明白:享受就是当下精神的喜悦!

③要谈享受,最主要是“心”不要随着“境”去转,凡是期待外境改善如意,然后心才能来安享的人,恐怕永远也享受不到。譬如你等待儿女都成家立业后,再去享禅定静寂之乐;你等待买一间幽静宽敞的书屋,然后去享读书研究之乐;你等待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享布施助人之乐;你等待万事都摆脱以后,然后去享遨游世界之乐……那一定是遥无享乐之期。

④因为“外境”能否改善如意,都操之于别人或命运,几乎永远不会到达十全十美的境地。只有“内心”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可以“当下即是”的。树若要等待无风才能静,那么必然“树欲静而风不息”,在狂风暴雨里,镇定的树一样能享安静之乐;子若要等待富贵才养亲,那么必然“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贫穷痛苦中,孝子一样可以享受取悦父母之乐。就像释迦可以在“五百车声”中,做他禅定的事,如果你懂得“当下即是”的享受,那么在车声烟熏、连床几都会震动的小阁楼里,一样可以静享读书之乐。

⑤再者,享受的要诀,就是享受生活中一切期待的过程:生养孩子,成龙成凤的结局固然美,但不计那结局的成长过程,已经是极美的享受。结婚恋爱,不必等到白首偕老才算喜剧,每一个约会想念,也是极美的享受。登山探险,到达巅峰后的瘫痪,也远不如整个曲折过程的新鲜刺激更让人愉快。功名事业也如此,最美的部分不是既得后的满足,而是遥望这种“景星卿云”一样的天边目标,力排万难的奋斗历程,才是最大的享受。这么说来,如果在二十五岁前,平白给了你一百万美元,恐怕什么人生的趣味都像嚼蜡了!

(摘自《爱庐小品·灵性》,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上的人无论富有、贫穷、聪明、愚笨,能享受的人并不多,但实际上,上天给每个人都安排了无穷的福。

B. 因为“内心”是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可以“当下即是”的,所以让“心”随着“境”去转的人,想必是遥无享乐之期。

C. 认为获得美好结果的事情才值得享受是不当的。在生活中,最值得我们享受的,应该是我们遥望自己的憧憬,不断期待与奋斗的历程。

D.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第①段围绕享受提出论题,其后各段则围绕着①中的论题分析说理,论证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2.下列不能印证“生活的享乐,来自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来自丰沛的物质”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于看重身外物的得失,而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享乐。

B. 美国富豪卡内基称,“我给儿子留下了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给他留下了一个诅咒”,事实上,美国的许多富豪并不将富有和享乐等同。

C.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有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句金科玉律。

D. 佛教教义认为,人生一切皆苦,而没有独立的乐,但只要我们从苦出发,追求人生的乐,同样可以在苦中觅得人生的乐趣。

3.联系全文,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享受”。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