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过山车”的变化】

1913至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粮食(万吨)

7.650

4.519

94.7

牛(万头)

6.060

5.250

102.5

猪(万头)

2.090

1.750

104.3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表格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

【大萧条的到来】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结合材料概括指出“大萧条”到来后,美国的农业状况。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现状有何对策?

【奇迹般的变革】

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7%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的原因是指什么?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