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影响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

项目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2)材料二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中心措施。

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的苏联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根据材料五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