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庇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庐在人境:         (2)亭亭净

(3)可爱者甚:         (4)乎众矣: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影车马喧   B. 飞鸟/相与还

C. 晋陶渊明/独爱菊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5.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 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 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 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