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誓词

材料二:在……开始时,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材料四: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需要国家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哪一重大事件?简述其影响。(2分)

(2)材料二为了摆脱落后状态,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为了“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简述其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美国为了应对“大萧条”采取什么措施?这种措施的特点和效果如何?(3分)

(5)以上材料他们都面临怎样相同的境况而采取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3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