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C. 非宁静无以致远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D. 意与日去      意暇甚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认为君子应该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论语》中身居陋巷,吃着简单饭食的颜回,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君子。

B. 志是求学修身中重要的部分。《论语》认为每个人都要有志,而且要坚定不移。诸葛亮则告诫儿子有志才可成学。

C. 诸葛亮认为,学习需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这样才能增长才干。静也是修养身心的一个重要方法。

D. 诸葛亮认为,如果不能珍惜时光学有所成,最终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的屋舍,为贫困潦倒的生活后悔莫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