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又是五月槐花香。

这个位于层层叠叠大山深处的小山窝窝是我的故乡。

小村坐落在山的半腰上,被密密实实的槐树一层一层包裹着,就有了仙境般的感觉。每年的五月,当白花花的槐花铺满青山,那无孔不入的甘甜的清香便轻轻地胀满了山里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在这时,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才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深深地吸一口槐花那沁人心脾的香,生发出一种山里人少有的温馨又甜蜜的快意。

家乡这满山遍野的槐树学名叫刺槐,宁折不弯的枝干上斑驳着岁月留下的刀削斧凿般的皲裂和折皱,枝条上布满着尖利的针刺,像极了农家人朴实又倔强的性格。槐树的生命力极强,种植、扦插都可以成活,但主要靠根生。在几十亩的山坡上,只要栽下一棵,不出几年时间,周围自然冒出的幼树便会一簇簇一团团地蓬勃开来。槐树是最早 来这里的山区安家落户的树种之一,农家人之所以独独钟情于它,可能是由于它那甘于贫瘠、寂寞的品性吧。这一棵棵无言的生命,仿佛只有那深深地扎进岩层的和紧抱着裸岩的根系,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 炫耀着自己的清高与不屈。

在我从小到大对绿的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槐树的叶,每当肆虐的残冬过后,献给荒凉山区的第一抹生命的亮色就是槐树的颜 色。清明时节,尖尖的嫩嫩的叶芽就会悄悄地钻出槐枝的皮腺,这时的绿是一种柔如孩童肌肤的娇嫩。不出数日,槐叶迎风长大,这时便 是漫山遍野的绿了。一直到秋末冬初,槐叶才会变成金黄,依依不舍 地离开槐树的枝头,融进这个世界。今天看到的槐叶,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景色,然而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槐叶却无一例外地每年都支撑着山里人几个月的生活。

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五月的槐花香。①一朵朵洁白的晶莹剔透的 薄如蝉翼的花朵被绛紫色的花萼缀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轻巧的蝴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槐花也是我所见过的花中,最慷慨最大方抑或是最奢侈的花了。每到花开时节,仿佛满世界都被它塞得满满的,真是树有多大,花丛就有多大;山有多高,花丛就有多高。最特别的还是槐花的香,除了那独特的甜甜的清香味道外,用农家人的话说,槐花的香气是打绺儿的,就是当你走在路上还未看到槐花的时候,便会有一波一波幽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透过你的鼻腔,再慢慢沁入心脾。这时的你,能不被槐花的香气深深陶醉吗?

过去,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的父亲———当年的林业大队长,都 会回忆起带领社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情景。每到这时他总会对着我说上这样一段话:“生你的那年,我刚好30岁,就是那一年栽下了咱村山上的这片槐树。那时虽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但干起活来却格外带劲,从没有觉得日子有多苦。”②脸上总是一副满足的笑,好像这满山的槐花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杰作。

在一个五月,我的父亲未能再嗅到那满山遍野的槐花香,没能够等到槐花盛开的日子,便匆匆地离我而去了。从此,我经常久久地伫立在密林深处,听松涛阵阵,品槐香悠悠,耳边仿佛依然能听到父亲那淳朴的话语,心中陡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五月的槐花香啊,你是渗进我血液里的无尽的追思和浓浓的乡愁。

1.刺槐树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有同学认为文章第4段可以删掉,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①。

4.文章中的画线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结尾为什么用“你”称呼“五月的槐花香”?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