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 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B.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C.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D.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发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庵,圆顶草屋,在文中指粗陋的住处。它有时指和尚或尼姑所居住的寺庙。

B. 陈慥季常,是人的名和字。古代同时称人的名和字的时候,字跟在名的后面。

C. 公侯是指有爵位的贵族和高官。古代爵位一般分公、侯、伯、子、男等五级。

D. 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在古代特指黄河,后来“河”字渐渐成为河流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山子颇有声望。他隐居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仰慕古代的朱家、郭解,向他们学习,乡间的侠士们都尊崇他。

B. 方山子特立独行。他本名陈慥,虽然生活在宋代,但是戴古代的方山冠,因此人们都很少称他的名字,而叫他方山子。

C. 方山子鄙弃富贵。他出身于豪富之家,家中园宅壮丽,田地很广,他却率领妻子儿女和奴婢,前往山中过艰苦的生活。

D. 方山子今昔大异。他年轻时爱饮酒舞剑,用财如粪土,可以说是一个张狂的花花公子,年老后则安贫乐道,心性恬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