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魏丞相欢①兵二十万自壶口趣蒲津,使高敖曾将兵三万出河南。时关中饥,魏丞相泰②所将将士不满万人,馆谷于恒农五十余日,闻欢将济河,乃引兵入关,高教曾遂围恒农。欢右长史薛琡言于欢曰:“西贼连年饥馑,故冒死来入陕州,欲取仓粟。今敖曹已围陕城,粟不得出,但置兵诸道,勿与野战,比及麦秋,其民自应饿死,何忧不降!愿勿渡河。”侯景曰:“今兹举兵,形势极大,万一不捷,猝难收敛。不如分为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欢不从,自蒲津济河。

泰至渭南,征诸州兵,皆未会。欲进击欢,诸将以众寡不敌,请待欢更西以观其势。泰曰:“欢若至长安,则人情大扰;今及其远来新至,可击也。”即造浮桥于渭,令军士赍三日粮,轻骑渡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冬,十月,壬辰,泰至沙苑,距东魏军六十里。诸将皆惧,宇文深独贺。泰问其故,对曰:“欢镇抚河北,甚得众心,以此自守,未易可图。今悬师渡河,非众所欲,独欢耻失窦泰,愎谏③而来,所谓忿兵,可一战擒也。事理昭然,何为不贺!”泰遣须昌县公达奚武觇欢军,武从三骑,皆效欢将士衣服,日暮,去营数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往往挞之具知敌之情状而还

欢闻泰至,癸巳,引兵会之。候骑告欢军且至,泰召诸将谋之。开府仪同三司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陈,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泰从之,背水东西为陈,李弼为右拒,赵贵为左拒,命将士皆偃戈于苇中,约闻鼓声而起。东魏兵望见魏兵少,争进击之,无复行列。兵将交,丞相泰鸣鼓,士皆奋起,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李弼帅铁骑横击之,东魏兵中绝为二,遂大破之,丞相欢欲收兵更战,使张华原以簿历营点兵,莫有应者,还,白欢曰:“众尽去,营皆空矣!”欢犹未肯去。阜城侯斛律金曰:“众心离散,不可复用,宜急向河东。”欢据鞍未动,金以鞭拂马,乃驰去。夜,渡河,船去岸远,欢跨橐驼就船,乃得渡。丧甲士八万人,弃铠仗十有八万。丞相泰追欢至河上,选留甲士二万余人,余悉纵归。都督李穆曰:“高欢破胆矣,速追之,可获。”泰不听,还军渭南,所征之兵甫至,乃于战所人植柳一株以旌武功。

(选《资治通鉴》一五七卷,有删节)

【注】①欢: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②泰:南北朝时期,西魏丞相宇文泰。③愎谏:不听劝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魏丞相欢兵二十万自壶口趣蒲津  趣:通“趋”,奔赴。

B. 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   夹:沿靠。

C. 今悬师渡河     悬:无所依傍。

D. 丞相欢欲收兵更战   更: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后军承之   扣弦而歌之

B. 请待欢更西以观其势     引以为流觞曲水

C. 约闻鼓声而起   毕礼而归之

D. 何为不贺   何竟日默默在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我强敌弱的形势,高欢右长史薛琡并不赞成渡河出击,认为只要把守要道,等到秋季,敌人就会因缺粮而投降。

B. 到了沙苑之后,西魏将领都害怕和高欢军队交战;唯有宇文深颇具远见,断定高欢执意渡河不得人心,可以一战胜之。

C. 趁东魏因争先恐后攻打而乱了队列之际,埋伏在芦苇丛中的西魏士兵奋勇而起,分成两队绝其后路,一举打败了敌手。

D. 本文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手法以及侧面描写,将对阵双方主将高欢的刚愎自用、宇文泰的深谋远略刻画得淋漓尽致。

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去营数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若警夜者有不如法往往挞之具知敌之情状而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泽成现代汉语。

(1)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陈,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

(2)泰不听,还军渭南,所征之兵甫至,乃于战所人植柳一株以旌武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