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四: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哪一事件?它是如何“采纳西方文明中那些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的?

(2)与材料二中康有为一起领导戊戌变法的湖南籍维新人士是谁?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的主要作用?

(3)材料四中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中鲁迅采用新文学批判封建礼教的著作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取得的重要民主成果是什么?为了扫除专制维护共和,孙中山颁布了哪一文献?

(5)上述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