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

材料二: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据材料一,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所要担负的主要社会责任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上述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杰出人物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