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韩秉方

儒家学说主阳刚,强调入世干政;道家学说主阴柔,强调出世无为,以柔克刚。这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似乎是对立的,其实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而且,据记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师老子请教问礼。两家还都共同尊奉众经之源《易经》为经典。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潜”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虽多尊奉儒家为“正统”,但在经过大动乱和改朝换代、新王朝奠立以后,其开国之君大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办法,遵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治国理政之教导。如经过战争动乱后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在相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一直遵循“黄老之道”,行“南面之术”,与民休息,很快就达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的目的,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此后,在隋末战乱后建立起来的唐朝,又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唐伟业。

儒学、道学不仅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历代的士人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大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士子们若能“学而优则仕”谋得一官半职,则入仕干政,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现其“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一旦仕途失意,或进身无门,则往往到道家那里找安慰,回归自然,即走上所谓的“独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是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而后者当属“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而且,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种,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节选自《读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是(   )

A. 儒家鼻祖孔子曾向道家祖师老子问礼,都举《易经》为经典,所以两家学说得以互补。

B.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C. 我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多为杜甫般的“独善其身” 和李白类的“兼济天下”两类。

D. 儒道互补是“国学”的根基,儒、道、佛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这台戏”站稳立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 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C. 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

D. 文章针对儒道学说,先简介其异同,接着论述其互补与兼容性,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仅遵奉儒家的治国之道,就可能没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

B.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道家主阴柔,儒家主阳刚,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对立,实则互为补充。

D.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