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斛斯征,字士亮,河南洛阳人。父椿,太傅、尚书令。征幼聪颖,五岁诵《孝经》《周易》,识者异之。及长,博涉群书,尤精《三礼》,兼解音律。有至性,居父丧,朝夕共一溢米。以父勋累迁太常卿。

自魏孝武西迁,雅乐废缺,征博采遗逸,稽诸典故,创新改旧,方始备焉。又乐有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 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征见之曰:“此锌于也。”众弗之信。征遂依干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征乃取以合乐焉。六官建,拜司乐中大夫,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后高祖以征治经有师法,诏令教授皇太子。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威服青衿,行来脩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子。儒者荣之。

宣帝嗣位,迁上大将军、大宗伯。时高祖初崩,梓宫在殡,帝意欲速葬,令朝臣议之。征与内史宇文孝伯等固请依礼七月,帝竟不许。帝之为太子也宣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遵调护被適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肉史大夫甚委任之译乃献新乐,十二月各一笙,每一笙用十六管。帝令与征议之,征驳而奏,帝颇纳焉。及高祖山陵还,帝欲作乐,复令议其可不。征曰:“《孝经》云,‘闻乐不乐’。闻尚不乐,其况作乎?”郑译曰:“既云闻乐,明即非无。止可不乐,何容不奏?”帝遂依译议。译因此衔之。

帝后肆行非度,昏虐日甚。征以荷高祖重恩,尝备位师傅,若生不能谏,死何以见高祖。乃上疏极谏,指陈帝失,帝不纳。译因谮之,遂下征狱。狱卒张元哀之,乃以佩刀穿狱墙,遂出之。元卒被拷而终无所言。征遇赦得免。

隋文践极,例复官,除太子太傅,诏修撰乐书。开皇初,薨。征所撰《乐典》十卷。

(选自《周书·斛斯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B. 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C. 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D. 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即《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其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B. 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与俗乐相对,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C. 山陵,本指山岳,后来可指皇帝或皇后的陵墓,也可以用来喻奸臣们的庇护靠山。

D. 梓宫,古代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的棺材,后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斛斯征父子皆任过朝廷高官。父亲斛斯椿,官任太傅、尚书令,而斛斯征也曾任司乐中大夫、骠骑大将军、太子太傅等。

B. 斛斯征在乐器方面见多识广。有人从蜀地得到乐器镎于,都没有人识别它,斛斯征说出它的名字并加以证实,得到众人佩服。

C. 斛斯征做事坚持自己的见解。高祖去世后,他坚决反对宣帝及其宠臣郑译的早日下葬的意见;后来又反对他们奏乐取乐的做法。

D. 斛斯征指陈皇帝过失反遭诬陷。他上疏极力劝谏,指明宣帝的过失,郑译趁机诬陷他,宣帝于是将解斯征关进了监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子。

(2)征以荷高祖重恩,尝备位师傅,若生不能谏,死何以见高祖。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