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综合实践题

(1)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本报讯(记者王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2018年5月,江苏省某中学行政楼大厅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这么一句话。这句标语的原话来自于白岩松在2011年7月与郑州大学学生的对话,想不到现在把这句话拿来作为标语,引起了轰动。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②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请你结合语境和语文知识,完成以下两处对话内容。

小敏和爸爸妈妈陪着伯父伯母游览千垛菜花。当船漂浮在弯弯碧水间的千百座菜花垛中时,伯父满眼讶异惊叹,心生爱意,不禁吟出一句:“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小敏爸爸说:“真美的诗句,不过我倒觉得下句用‘菜花’比‘黄花’更显得直接明白。”

伯父看着小敏说:“小敏,你觉得哪个词更好呢?为什么?”

小敏略作思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父听了大为赞赏:“想不到我们家小敏文学素养这么高,真棒!”

(3)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 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①本段材料选自《________》,又名《_________》,是_____国记者______(人名)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②文中的A是指________(人名),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

③下列关于这本著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