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慕容延钊,太原人。父章,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延钊少以勇干闻。汉祖之兴也,周祖为其佐命,以延钊隶帐下。周广顺初,补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

世宗即位,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高平之战,督左先锋,以功授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迁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从征淮南,改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陪署。归朝,复为殿前都虞候,出为镇淮军都部署。显德五年,世宗在迎銮江口,闻吴人舟数艘泊东水布洲,即命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之。延钊以骁骑由陆进,延渥督舟师沿江继进,大破之。

太祖即位,延钊方握重兵屯真定,帝遣使谕旨,许以便宜从事。延钊与坤率所部兵按治边境,以镇静闻。太祖嘉之,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避其父名讳故也。郴筠叛,初命与王全斌由东路会兵进讨,俄为行营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及平,加兼侍中,诏还澶州。

建隆二年,长春节来朝,赐宅一区。表解军职,徙为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兵马都部署。是冬大寒,遣中使赐貂裘、百子毡帐。四年春,命师南征,以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时延钊被病,诏令肩舆即戎事。贼将汪端与众数千扰朗州,延早擒之,磔于市。荆、湘既平,加检校太尉。是冬,卒,年五十一。

延钊素与太祖友善,未尝居功。显德末,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赠中书令,追封河南郡王,录其子弟授官者四人。

(节选自《宋史·慕容延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B.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C.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D. 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佐命,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佐命”。

B. 出,出任官职。“出为镇淮军都部署”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都是这个意思 。

C. 名讳,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也称避名讳。

D. 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凭借勇敢干练闻名,他戎马一生,善于攻伐,参加过多次战争,并立下了显赫战功。

B. 慕容延钊是宋太祖手下一员大将,在高平之战、迎銮江口之战、平定李筠叛乱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多次获得宋太祖封赏。

C. 慕容延钊与宋太祖非常友善,深受宋太祖器重,常以兄弟相称。宋太祖登上皇位后,仍然非常和睦,经常赐予东西慰问。

D. 慕容延钊多次立功,位高权重,为宋太祖打下江山,但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和宋太祖产生嫌隙,其忠心可见一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即位,延钊方提重兵屯真定,帝遣使谕旨,许以便宜从事。

(2)时延钊被病,诏令肩舆即戎事。贼将汪端扰朗州,延钊擒之,磔于市。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