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0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0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0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0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三: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摘编自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

材料四: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摘编自桑彬彬、黄敏《我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 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 从2015年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 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 文化旅游崇尚文化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十有必要进行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

C. 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更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3.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