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蝉与纺织娘

郑振铎

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的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它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那是结婚曲。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曼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的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秋虫的鸣声最复杂。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蟀的唧唧,金铃子之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的秋虫之鸣声,其声调之凄抑却都是一样的。

秋虫之声,大都在蝉之夏曲已告终之后出现,那正与气候之寒暖相应。但我却有一次奇异的经验;在无数的纺织娘之鸣声已来了之后,却又听得满耳的蝉声。

我在山中,每天听见的只有蝉声。那时天气是很热,即在山上,也觉得并不凉爽。正午时候,躺在廊前的藤榻上,要求一点凉风,却见满山的竹树梢头,一动也不动。只好不断的用手巾来拭汗,不断的在摇挥那纸扇。在这时候,往往有几缕的蝉声在槛外鸣奏着。闭了目,静静的听了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阵绝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绝清幽的曲子,炎热似乎也减少了,然后睡去,什么都不觉得。

良久,清梦醒来时,却又是满耳的蝉声。山中的蝉真多!绝早的清晨,老妈子们和小孩子们常去抱着竹竿乱摇一阵,而一只二只的蝉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每一个早晨,在我们滴翠轩的左近,至少是百只以上之蝉是这样的被捉。但蝉声并不减少。

常常的,一只蝉两只蝉,叽的一声,飞入房内。这也是必定被人所捉的。有一天,见有什么东西在槛外倒水的铅斗中咯笃咯笃的作响,俯身到槛外一看,却又是一只蝉,这当然又是一个俘虏了。还有好几次,在山脊上走时,忽见矮林丛中有什么东西在动,拨开林丛一看,却也是一只蝉。它是被竹枝竹叶挡阻住了不能飞去。我把它拾在手中。同行的心南先生说,“这有什么稀奇,放走了它吧。要多少还怕没有!”我便顺手把它向风中一送,它悠悠扬扬的飞去,渐渐的不见了。

初到时,颇想把它们捉几个寄上海去送送人。有一次,便托了老妈子去捉。她在第二天一早,果然捉了五六只来放在一个大香烟纸盒中,不料给依真一见,她却吵着要去。我又托那个老妈子去捉。第二天,又捉了四五只来,依真的纸盒中却只剩下两只活的,其余的都死了。到了晚上,我的几只,也死了一半。因此,寄到上海的计划遂打消了。

从此以后,便也不再托人去捉,自己偶然捉来的,也都随手的放了。不过孩子们却还热心的去捉。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只以上用细绳子缚在铁杆上。有一次,曾有一只居然带了红绳子逃去了;很长的一根红绳子,拖在它后面,在风中飘荡着,很有趣味。

半个月过去了;有的时候,似乎蝉声略少,第二天却又多了起来。虽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鸣着,却并不觉喧扰;所以大家都不讨厌它们。我却特别的爱听它们的歌唱,高旷清远的调子,在什么音乐会中可以听得到?我每以蝉声将绝为虑,时时的干涉孩子们的捕捉。

到了一夜,狂风大作,雨点如从水龙头上喷出似的,向槛内廊上倾倒。第二天还不放晴。再过一天,晴了,天气却很凉,蝉声乃不再听见了!全山上在鸣唱着的却换了一种咭嗄——咭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调子,那是纺织娘。

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再一天,纺织娘还是咭嘎咭嘎的唱着。

然而,第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时,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蝉声!纺织娘之声却又潜踪了。

(蝉回来了,跟它回来的是炎夏。从箱中取出的棉衣又复入箱中。下山之计遂又打消了。谁曾于听了纺织娘歌声之后再听见蝉的夏曲呢?这是我的一个有趣的经验。)

(节选自《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作家出版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炎热的夏季,“我”在山中小居时,“闭目”听着蝉鸣,“炎热似乎也减少了”,这是在暗示读者,夏季炎热时可听蝉鸣来避暑。

B. 作者描述自己的山居情景,描写大自然不同季节的虫鸣声,特别是描写蝉在不同情状下的神态,表明了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

C. 文章开头段运用对比手法,写了对听夏季蝉声和秋季虫声的不同感受,读者能从这种不同感受中体味出作者的情感趣味和态度。

D. 文章借助比喻和联想等手法,对“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的蝉之曲给予了热情的赞颂,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2.结合全文,分析加括号句子的含意。

3.本文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从语言和内容角度加以赏析。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