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论积贮疏》

材料二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三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到封建社会晚期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

(3)材料三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