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肖胄,字似夫,相州安阳人。曾祖、祖父两代任宰相,父韩治、以萌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与府尹同对殿中,徽宗问其家世,赐同上舍出身,除卫尉少卿,赐三品服。

寻假给事中、充贺辽国生辰使。既还,时治守相州,请祠。肖胄因乞补外侍疾,诏除直秘阁、知相州,代其父任。陛辞,帝曰:“先帝诏韩氏世官于相。卿父子相代,荣事也。”在相四年,王师传燕,肖胄策幽蓟且有变,宜阴为守备。已而金骑入境,野无所掠而去。

绍兴二年,诏百官各言省费裕国、强兵息民之策,肖胄之言,时多所采纳。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三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通问使,以胡松年副之,肖胄慨然受命。时金酋粘罕专执政,方恃兵强,持和战离合之策,行人皆危之。

肖胄至金国,金人知其家世,甚重之,往返才半年。自帝即位,使者凡六七年未尝报聘,至是始遣人偕来。肖胄先北使入对,与朱胜非议不合,力求去,以旧职知温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五年,诏问前宰执战守方略,肖胄言:“江之南岸,旷土甚多,沿江大将各分地而屯,军士旧为农者十之五六,择其非甚精锐者,使之力耕,农隙则试所习之技艺,秋成则均以所种之禾麦,或募江北流徒及江南无业愿迁之人分给之,创为营屯。止则固守,出则攻讨。”起知常州,召赴行在,提举万寿观,寻除签书枢密院事。

和议已定,复命肖胄为报谢使。接伴者逆于境,谓当称谢恩使。肖胄论难三四反,遂语塞。既至,金遣人就馆议事,肖胄随问随答,众皆耸听。其还,给毡车及顿递宴设,自肖胄始。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寻奉祠,与其弟膺胄寓居于越几十年。事母以孝闻,弟不至不食,所得恩泽,皆先给宗族。卒,年七十六,谥元穆。

(选自《宋史·韩肖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B. 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C. 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D. 迁吏部侍郎/时条例散失/吏因为奸/肖胄立重赏/俾各省记编/为条目/以次行之/舞文之弊始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的权利。文中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B.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书。古人有时称皇帝的命令或文书为敕、诰、疏。

C. 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也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也称作“行在所”。

D. 奉祠:指五品以上官员不能任职,或因年老退休后,担任无职事、只领俸禄的闲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肖胄家世显赫,受到器重。他的曾祖父、祖父两代担任宰相,徽宗知道他的家世后,授予官职;金人知道他的家世后,也非常看重他。

B. 韩肖胄孝顺父母,尽心侍奉。他曾为了便于侍奉生病的父亲请求补授地方官,与弟弟寓居在南越几十年,侍奉母亲十分孝顺。

C. 韩肖胄不惧危险,出使金国。他担任通问使时,局势艰险,他慷慨受命,出使金国,返回时,金国送给他毡车并且设宴款待。

D. 韩肖胄积极建言,加强守备。他提出让以前务农的部分军士耕作,或者招募江北流民及江南无业愿意迁徙的人授给田地,创立屯田制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相四年,王师传燕,肖胄策幽蓟且有变,宜阴为守备。

(2)接伴者逆于境,谓当称谢恩使,肖胄论难三四反,遂语塞。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