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历经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佛学大师”是谁?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册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高僧”是谁?他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3)材料三中“郑和率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郑和远航有何意义?

(4)材料四体现的是清朝的哪一政策?

(5)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谈谈对外开放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