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 11月 8日)

(1)结合材料一回答旧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

响?新中国具有“独立精神”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材料二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 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

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

原因。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人民日报》1972年 2月 22日

(3)材料三中中美成为“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的标志是什么?导致中美关系

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