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历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图3)

到1970年,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第一次超过支持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票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

(2)材料二中“1954年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美国方面)有哪些?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