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兆麒,字瑞图,宝坻人。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即成诵,为文皆有理法。年十四,遇太宗观兵畿辅,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年十六,随世祖入关。又七年,诏选汉军满汉文艺,兆麒名列上卷,投翰林院编修。兆麒起布衣,为侍从,感激图报。世祖屡幸内院,喜其年少敏练,十年中,历擢都察院启心郎,改宗人府,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兆献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顺治十八年,滇、黔既平,余党逸入楚。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圣祖即位,大军南下,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缺供,授工部侍郎。楚人新罹兵灾,噢咻①安辑,民庆更生。康熙七年,擢四川总督,旋以裁缺回京,投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八年,授淅闽总督。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十二年,入京陛见,适有三藩之变,廷推将帅,上特用文臣三人,改衔以往,兆麒其一也。初任直隶援剿提督,改投江南崇明水师提督。崇明密迩海氛②,地险要,兆麒请择偏禅自随,预储粮饷,壮我之威,伺寇之隙。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坐镇十载,人不知兵。二十三年,俄人入境。上择贤能谙练大臣掌军事,以兆麒为黑龙江总管,督兵三战,皆有功。三十一年,边境肃清,兆麒年逾六十,以母老拜疏乞归。优旨俞允。徜徉林下六年。监修北河,工既竣,上复命为总督、兵部尚书。时其子殿衡官江南布政使,值圣祖南巡,迎驾。上问兆麒年及提督海疆岁月,兼赐上方珍物。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四十年六月卒,年八十。

兆麒性孝友,家门雍穆。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殿衡继抚楚,遗民故老争迎马首,问兆麒起居,可以知其德泽之入人深矣。

(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名臣传》,有删节)

【注】①噢咻:抚慰病痛。②海氛: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党逸入楚       逸:逃跑

B. 楚人新罹兵灾     罹:遭受

C. 旋以裁缺回京     旋:不久

D. 兆麒性孝友       友:朋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兆麒其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壮我之威,伺寇之隙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 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刘兆麒治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遇太宗观兵畿辅                 ②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铁供

③授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     ④督兵三战,皆有功

⑤值圣祖南巡,迎驾               ⑥徜徉林下六年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B. 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C. 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告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D. 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兆麒幼年时为人端庄稳重,不苟言笑,过目不忘。他被当时的皇帝赏识,因而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B. 刘兆麒在楚地做官时,悉心疗治战争创伤。他坐镇崇明十年,因人们不懂使用兵器而寇患不断。

C. 刘兆麒肃清中俄边境后,便请旨退休;他在隐退之后,仍然不忘国事,成功监修了北河。

D. 文章从读书、治政、为人等多方面来写刘兆麒,言简意赅。结尾用侧面描写烘托了传主形象。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兆麒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2)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

(3)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