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裴延儁,字平子,河东闻喜人。延儁少偏孤,事后母以孝闻。涉猎坟史,颇有才笔。举秀才,射策高第,除著作佐郎,迁尚书仪曹郎,转殿中郎、太子洗马,又领本邑中正及太子友。太子恂废,以宫官例免。顷之,除太尉掾,兼太子中舍人。世宗初,为散骑侍郎,寻除雍州平西府长史,加建威将军,入为中书侍郎。

时世宗专心释典,不事坟籍,延儁上疏谏日:“臣闻有尧文思,钦明稽古;妫舜体道,慎典作圣。汉光神叡,军中读书;魏武英规,马上玩籍。先帝天纵多能,克文克武,营迁谋伐,手不释卷。良以经史义深,补益处广,虽则劬劳,不叮暂辍。斯乃前王之美实,后王之水镜,善足以遵,恶足以诫也。陛下道悟自深,渊鉴独得,升法座于宸闱,释觉善于日宇,凡在听瞩,尘蔽俱开。然《五经》治世之模,六籍轨俗之本,盖以训物有渐,应时匪妙,必须先粗后精,乘近即远。伏愿经书玄览,孔、释兼存,则内外俱周,真俗斯畅。”

及诏立明堂,群官博议,延儁独著一堂之论。太傅、清河王怿时典众议,读而笑曰:“子故欲远符仆射也。”

范阳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延儁谓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遂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分督,未几而就,溉田百万余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赖之。又命主簿郦恽修起学校,礼教大行,民歌谣之。在州五年,考绩为天下最。

延儁继母随延儁在蓟,时遇重患,延儁启求侍母还京疗治。至都未几,拜太常卿。时汾州山胡恃险寇窃,正平、平阳二郡尤被其害,以延儁兼尚书,为西北道行台,节度讨胡诸军。寻遇疾,敕还。三鸦群蛮寇掠不已,车驾欲亲征之,延儁乃于病中上疏谏诤。寻除七兵尚书、安南将军,徙殿中尚书,加中军将军,转散骑常侍、中书令、御史中尉。又以本官兼侍中、吏部尚书。延儁在台阁,守职而已,木能有所裁断直绳也。

                            (节选自《魏书•裴延侑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暂                    辍:停止。

B.六籍俗之本                 轨:规范。

C.随力分                   督:督促。

D.时遇重                   患:灾难。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事后母孝闻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读笑曰               风飘飘吹衣

C.百姓至今赖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考绩天下最             且君尝晋君赐矣
3.把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8分)

(1) 斯乃前王之美实,后王之水镜,善足以遵,恶足以诫也。(4分)

(2) 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延儁谓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4分)
4.文言文中,裴延儁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分)
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8处)(4分)

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采六家杂说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物类之品也   (选自《史记正义•论史例》)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