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

《论语》十则(有删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二)

《论语》六则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注释】①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思而不学则(有害)                  B.是也(通“智”,聪明)

C.中道而(废除)                      D.学而不(满足)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恕乎神游

B.仁以己任以丛草

C.孔文子何谓之“文”也可为师矣

D.勿施人士志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论语》在我国各方面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格言讲的是学习态度。请结合文意联系自身的感悟作简要评析。(3分)

5.《论语》六则都讲到了学习态度方面的内容,“学而不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态度?(4分)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