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霾”伏

①江苏、浙江、上海……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4日夜间到5日上午,我国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仍有轻雾。江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南京中小学已经紧急停课。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那究竟什么是雾霾呢?

②霾,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③雾霾的主要组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等,有人认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引发雾霾的“元凶”。工业排放出的废气也是一大要素。在2012年全世界燃烧的70亿吨标准煤中,中国就烧了36亿吨,占了51%,排放出的废气可想而知。第三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④雾霾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一是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⑤雾霾的危害有哪些呢?首先影响能见度,影响道路交通。其次,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引发呼吸道疾患、诱发心血管疾病,严重会致死。据报道,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人。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因雾霾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和住院率是以往平均水平的1000倍以上。雾霾中晨练的人和做早操的孩子们成为最大受害者。

⑥“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面对雾霾,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怅然坐等冷空气为你我解忧。   (摘自豆瓣网)

1.本文主体部分第⑶~⑸段主要说明了                               三个方面的问题。

2.文中第⑸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雾霾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4.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在微博晒了一张雾蒙蒙的照片,吐槽道:“准备一大早逃离雾霾中的南京,不曾想机场高速已关闭”。接着在微博发飙称:“出现环境灾难,政府是最大的责任人,这个时候提出‘全民有责’是在逃避责任!”

孟非的微博引来各路网友评论:跑,是跑不掉的。插翅难飞,禁止外逃!平日深受雾霾之害的北京网友则轻松表示:忍忍就好了,我们在北京都习惯了。

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谈一谈你对孟非微博的评论。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