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走出国门,却遭遇尴尬。为此,某班级组织了一次关于“文明旅游”的主题阅读活动。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媒体调查】

本市一家旅行社的出境游领队小李告诉记者:“中国游客在国外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当数乱扔垃圾。有的游客乘坐大巴车时将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国外的大巴车司机每天都会给车厢做卫生,保证每天早上上车前车内一尘不染,所以有的司机很不情愿服务中国游客。”携程旅行网做的这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结果显示,国民认为出境游时最不文明的六种行为依次是:“乱丢垃圾”“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对规定不以为然”“在安静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遇有纠纷恶语相向”。在“不文明行为带来的重要影响”选项中,90%的国民选择了“影响国家形象”,其次是“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观点碰撞】

观点一:中国游客不文明的现象只是少数游客的个人行为,现在却被故意放大。一些游客第一次出国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说话大声,心情激动,这些应当被理解,只要稍加引导就可改善,不该给这些行为上纲上线扣帽子。

观点二:文化的冲突和习惯的不同,导致外国人在看待中国游客的不同生活、出行习惯上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许多在外国人眼中的’不文明’行为是缘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国际旅游从来都是受双方政策制约的,除了中国旅游政策的放开,一些目的地想挣中国游客的钱,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姿态,来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

观点三: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观点四: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游人次逐年攀升。

B.出境游不文明行为极大地影响了个人形象。

C.国民认为出境游时最不文明的前3种行为是:“大声喧哗”“排队加塞”“乱丢垃圾”。

D.中国游客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国外司机都不情愿服务中国游客。

2.“中国游客为什么会被贴上标签?”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实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

B.故意放大,上纲上线扣帽子。

C.文化的冲突,彼此缺乏了解。

D.游客的素质低于国民平均素质。

3.阅读【事件回放】部分,请归纳出“中国式旅游”的几个特点。

4.仿照示例,针对文中出现的某种不文明行为,拟一条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示例:乱丢垃圾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

5.【观点碰撞】罗列了四种观点,你倾向哪种观点?请联系生活作简要分析。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