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有可能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自信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摘编自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材料现象的出现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并进行评述。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